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晔:
远赴雪域高原采访援藏人
“回到了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当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沈晔再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她正站在西藏海拔4600米的雪域高原上。
今年5月初,她接到赴西藏采访“临安跨越半个世纪的援藏情”时,也曾怕自己熬不住长途奔波和艰辛的自然环境。自驾4天时间,走过绵长的青藏线,跨越6个省、自治区,行程共5000多公里,沈晔和临安的爱心网友抵达了西藏那曲,在这个缺氧的高地,遇到一系列感动的事情。
5月28日一早,沈晔和同事拜访了我市在西藏那曲援藏已经三年的陈卫东。“刚走出宾馆时还太阳高照,突然就下起大冰雹。在陈卫东的办公室里,见到最多的就是氧气瓶了。”陈卫东笑着向她介绍,那曲被称作“生命的禁区”, 年最低温度是零下42度,空气含氧量只有沿海地区的50%,从陈卫东这批援藏干部的身上,沈晔体会到:“艰苦但不怕吃苦,缺氧但不缺精神”。
次日,沈晔和爱心车队又去了临安援建的希望小学——罗玛镇第二小学,在那里,他们见到了一群天真、朴实的孩子。其中一名叫卓玛曲吉的小姑娘是个孤儿,读二年级了,失去双亲后就跟着爷爷过日子。和小卓玛的一问一答让沈晔深受震撼。“在欢迎仪式上,我问卓玛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如果换做是我们这边的孩子,他们的回答可能是:哈根达斯、必胜客、麦当劳……可她的回答却使我们在场所有的人都说不出话来,她羞涩地说:‘我现在只想吃一根香蕉,阿姨!’。我又问她,你将来想干什么?她说,我要成为有用的人,让爷爷不再那么累,以后要好好照顾他、孝敬他!这就是小卓玛的梦想。”
回到临安后,“缺氧不缺精神”,就成了沈晔的座右铭。
记者寄语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本报邀请了6名不同年龄段的媒体从业人员,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记者节感受。
我从1986年入行,现在虽然退休了,还是很怀念以前激情做新闻的日子。从事新闻工作的25年里,临安下属的镇、街道我都去跑过新闻,尤其是农村的居民很淳朴,退休后一有空闲我就开个车到乡下逛逛,遇到村里的村长、认识的村民,都要泡茶给我喝,甚至客气地要留我吃饭。新闻工作者比较辛苦也比较累,不过我热爱我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最基础的东西。要做出好的新闻,就得尊重事实,学会跟被采访者交朋友,摒弃追名逐利的思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来。
——市广播电视台退休记者 傅振华
我们那时候,没有网络可以用,全单位只有照排室才有电脑。乡镇通讯员的稿件要通过邮局寄到报社,记者也是手写稿,每位记者把纸质稿子交给编辑,通过编辑后,再统一拿到照排室,照排室工作人员负责把文字录入电脑,少则半天,多则一日,才能录完所有的稿子,然后再作三次校对,按规定一天内必须完成出报,这样折腾下来,往往工作到凌晨十一二点钟。当时市政府里没有印刷厂,也不能通过网络传送,我还负责把出好的片子再送到印刷厂。呵呵,现在的条件真是便利多了,人手一台电脑,很多人还是新闻专业出身,业务上也更专业了。
——市新闻传媒中心退休记者 章明哲
我入行很快就十年时间了,十年里,做过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自己边学边提升,从对新闻懵懵懂懂到现在成为台里的骨干记者,自己成长了许多。尤其是去年年初到了昌化记者站做站长后,接触的都是来自一线的新闻,和当地老百姓喝茶聊天,距离特别近,他们主动向我提供新闻线索,也期望能够通过我采写的新闻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我们台关于两昌地区的新闻越来越多了,而且不乏深度报道。这一两年里,我们新闻媒体记者走基层的力度也明显加大了,作为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市广播电视台昌化记者站站长 许小平
从采访记者到专刊编辑,从纸质媒体到网络世界,17年来,我虽然身处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在不同的媒体,但是,记者的使命一直没有变。忘不了那一篇篇关注民生的动态追踪,忘不了那一个个围绕中心的网络专题,忘不了深入四川灾区亲历的援建,忘不了清凉峰驴友失踪事件的现场连线,忘不了网友互动的激情,忘不了爱心茶、爱心梨的温暖传递……那一幕幕已经刻入肌肤,渗入骨髓,烙在我心里,让我觉得新闻工作的神圣与敬畏,让我觉得身上的使命和责任。
——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钱弘
记录、传达、服务、思考……我们每天行走在新闻的路上,不断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感受着变化,收获着惊喜。每当回想起印象深刻的一些采访事件,常常会被其中的人物和情景再次感动,会去想他们现在的模样和状况。在我心目中,记者这一职业就是去发现、倾听、感受和思考的。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