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坚(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教授)
聂文郁先生,笔名吴亿,山西省原平县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此后,从事教育事业50年。1948年秋到青海省西宁市,在高原这块教育园地里,他默默躬耕,送走了40个春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聂文郁先生先后任过西安《民意报》编辑、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西安分会理事、青海省第一中学校长、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青海师范大学教授、青海师范学院副院长等职。曾先后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青海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委副主委。
他早年苦读,中岁流离,晚年勤耕。在他生命的最后的10年时光里,撰写出版了《王勃诗解》、《元结诗解》、《曹植诗解释》、《阮籍诗解释》等学术专著,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撰写了大量的讲义、诗稿、专著遗稿。他治学严谨、笔耕勤勉;正直谦和、诲人不倦;俭朴廉洁,砥砺名节;大力兴学,始终不渝。1988年春,他身患绝疾,治疗无效,终于放下了一生紧握的笔,忍痛永别了他终生所热爱的事业和翰墨生涯,享年80岁。
聂文郁先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努力追随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的人生轨迹;留下了扎根高原,献身教育,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深为青海学子所敬重。原青海省委第一书记杨植霖同志诗赞曰:〖ht5k〗简衣素食不为家,独上昆仑去种花。乐在无声勤闯业,流光隐处照天涯。这是对聂文郁先生大半生执着高原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亦是对他的最高赞誉。
风雨满目起神州报国青春似水流
1909年11月25日,聂文郁先生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西常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里。因生于酉年酉时,取名“酉酉”。7岁入学塾受教,起学名为文郁。10岁转入本县白水村小学,日夜跟随表叔董士元学习古文、算术。因其聪慧,立志向学,以优异的学绩完成了初小学业。初小毕业后,其家父意欲让他到口外学商,但他志不在学商而在学文。
由于他的坚毅意志,穷追不舍的精神,取得亲友的支持,说动其父,以第三名的考试成绩进入原平高小。高小三年,他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史鉴节要》、《东莱博议》、《论说指南》等儒学典籍,同时亦浏览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大量古典小说。这为他以后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教学与科研打下了基础。
1927年夏,聂文郁先生升入山西省崞县中学。得良师指导,开始接触新文学和新思潮。他阅读了中国进步作家的《呐喊》、《彷徨》、《迷羊》、《反正前后》、《子夜》、《新潮》、《新青年》等小说。同时涉猎了《母亲》、《一周间》、《煤油》、《石炭王》等外国名著。这些新文学,对他的思想转变,开拓知识视野和以后的文学创作都获益匪浅。1928年,国民党军警到学校逮捕了黎玉等7名学生。聂文郁先生对此事愤懑不平,并对7同学表示同情。当他知道这7位同学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地下组织成员时,他不避风险前往探监,并捐赠银元1元。当7书生被解押省城太原时,他含泪赶至县城城郊送别。此后他毅然与共青团地下组织成员陈志中交往,组成读书小组,阅读好书和进步书籍,讨论时事,保护党组织的宣传品,准备重建学校团组织。后因时局动荡,人事变更而未能遂愿。但在他人生的历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1930年,他离家到北平,以第一名考中河北省立十七中学。该校是当时北平最好的三所(北师大附中、北京四中、河北省立十七中)中学之一。他离家毅然赴燕时,志在报考北京大学预科,但因山西的中学当时所设课目不全,有多门课程他没有学过。为了实现志愿,他在考试前半年在北平日夜刻苦自学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课程。白天携带烧饼去松坡图书馆自修,晚上吃点粗茶淡饭,又学至深夜。后因取消北大预料,不得已才投考高中,考试完毕已身染重病,两月方愈。能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十七中学实属不易。可见先生青年时期刻苦自励、志在必得的坚强意志。
“九·一八”事件爆发,正在中学读书的聂文郁先生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与同学们奋起奔走呼号,宣传抗日救亡,爱国不甘人后,并随同北京各大中学校的学生扒车前往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请愿虽无结结果,却从而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荒谬性与反动性。
从此以后,聂文郁先生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32年春,诗人于庚虞先生组织诗社,号召人们学写新诗。他参加了新诗社并创作《蒙蒙的细雨》一诗,与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汪静之等新诗界著名人物的诗作一起收入《新诗资料集》中。是年夏,他又在天津《大公报》“小公园”副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常遇春的故事》。从此以后,他就与翰墨生涯结下了不解之缘,陪伴他走过整整半个世纪。
1933年,聂文郁先生考录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日军已占领离北平仅39里的通州,日机开始轰炸北平城区,形势已万分危急。国内战争频起,货币贬值,经济破产。国难家劫,交织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