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科托夫将军
尚法尊在《苏联首任往华使馆武官兼军事总顾问——帕.米.科托夫将军》一文中写道:我在我的博客《哈军工回忆录》中,曾点滴地介绍过帮助哈军工创建的三位首席顾问情况:他们是第一任首席顾问奥列霍夫(вадим иванович орехов)中将、第二任首席顾问(代)格瓦廖夫(григо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валев)中将和第三任首席顾问普罗托波波夫(всеволод алексеевич протопопов)少将。我认为还有一位必须提及,那就是苏联首任驻华使馆武官兼军事总顾问科托夫(паве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отов-легоньков)中将(1961年晋升为上将)。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大批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来到中国。为此,苏联在中国设有军事总顾问团,领导在中国各总部、军兵种、大军区和军事院校的苏联 顾问和专家。军事总顾问最初是由苏联首任驻华使馆武官科托夫中将兼任,中国人民志愿军 出国作战后,斯大林派苏军副总参谋长扎哈罗夫(георгий федорович захаров)大将作为其私人代表来到中国,不久便接任 了军事总顾问的职务,科托夫改为副总顾问。1951 年 4 月中旬扎哈罗夫奉命回国后,由空军上 将克拉索夫斯基(красовский степан акимович)接任。1952 年 7 月克拉索夫斯基回国,继续由科托夫兼任总顾问。1953 年 7 月科托夫任职到期,原华东军区首席军事顾问彼得鲁舍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етрушевский )上将接任总顾问。1957 年 7 月 彼得鲁舍夫斯基回国,由杜鲁方诺夫上将接任,直至 1960 年 7 月回国。
科托夫中将第二次担任军事总顾问期间正是哈军工初创阶段。根据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和军事总顾问的职责,军事工程技术院校的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本不属于苏联驻华使馆和总顾问领导,而是直接受命于苏联军方,但科托夫中将对哈军工的创建情有独钟,非常重视。
哈军工筹备委员会成立后的第四天即9月5日,周恩来总理召集政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及各军兵种负责人会议。到会的有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薄一波、人事部部长安子文、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建筑工程部部长陈正人和中央军委所属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负责人粟裕、肖华、徐立清、杨立三以及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司令员刘亚楼、肖劲光、陈锡联、许光达、陈士榘等。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和陈赓院长也出席了会议,陈毅把他既是“人才库”又是“智囊团”的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合盘交给陈赓,为筹建哈军工做出了巨大贡献。
会议开得很成功。为了落实会议成果,会后,陈赓院长和筹备委员会的同志分别走访了出席会议的各单位负责人。10月25日上午,哈军工筹备委员会的李懋之也走访了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兼军事总顾问科托夫中将,向他汇报了筹备情况和请示有关事宜。科托夫中将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就李懋之请示的体制编制、教学科研、校舍建设等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而中肯的解答。
科托夫中将说:“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是军事性质,是培养军事工程师的。对学员的培养首先要养成一个体魄健壮的兵,一个热爱祖国的高尚军官,一个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服从命令听指挥,有严格的高度的铁的军事纪律观念,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主动承担责任的军人。没有这样品德素质,就很难完成战场上的技术保障任务。因为他们不是光在平时、在后方负责管理使用维护修理技术武器装备的。必须严格队列教育,在教学与生活活动中,养成一个军人应有的端庄军容姿态仪表和有礼貌的言谈举止。军事课不能太少。一个军人的良好作风,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养成一种好习惯。这并不会影响业务学习,严格的军事管理,正是为了保证学习好业务。”
“学院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军官,军事工程师的,因为教学内容多,学制要5年甚至6年。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应享受准军官待遇,毕业时授予尉级军官军衔,特别优秀的授上尉军衔,一般的授中尉军衔,差的也可授少尉军衔。军事、政治和业务课各需时间的比重,我不懂,这要由你院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各专家,院系领导和教授们共同研究研究,但必须保证业务课所需时间。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不能把二者在学时上截然分开。好的大学均设有研究所,出成果,除了领导下达的科研项目外,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课题,进行论证研究。研究结论,既可用于修改充实教材,又可进一步深入实验试验,拿出成果,提供国家试制生产。实习见习所需时间应作为授课给安排时间,但社会劳动不应当占用学时。招生来源,在苏联是从部队招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你们部队文化程度比较低,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从地方招一部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