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志明
博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资源科学教研室主任。现任《地理研究》主编(1999-2023),曾任《资源科学》主编(1994-1998)。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受聘担任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统计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咨询专家和国家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咨询专家。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资源地理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持续关注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旁及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领域前沿项目与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a类项目/课题和国家部委委托项目等30多项重要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是: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水土资源平衡定量分析与数字模拟
资源环境核算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学术贡献: 截止到2020年,主编或参编专著3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0多篇,其中,sci/ssci收录期刊论文50多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24篇、索引116篇,10篇论文入选领跑者f5000;论文他引1.25万次,下载超过26.75万次;申请软件著作权12项,发明专利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次;提交重要研究报告32篇,其中,中办或国办采纳24篇,12篇得到中央领导重视和批示。主要学术贡献概要如下:
(1)发展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完成了国家和若干地区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国家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的建议,为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与人口战略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从分类到综合、从实物到价值,发展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湖州模式”和“承德模式”,为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3)建立了基于gis的农业气候-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和区域水土资源平衡模型,完成了中国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字计量与空间表征,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平衡关系与资源潜力。
(4)从分类到综合、从定性到定量,发展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完成了国家和若干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5)发展了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资源科学的学科框架与理论体系,为我国资源科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获奖情况(12):
(1)“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州模式”获第11届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20)
(2)“中国边境地区人口与发展研究”获2016年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16)
(3)“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获2014年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14)
(4)“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获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11年)
(5)“区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获云南省第13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09)
(6)“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获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软科学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06)
(7)“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获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软科学奖特等奖(主要完成人、获奖者,2006)
(8)获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个人奖,2001)
(9)“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获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优秀科技成果奖(项目主持人,2001)。
(10)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个人奖,1995)。
(11)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 (个人奖,1994)
(1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获奖者,1992)。
代表性著作(10):
(1)封志明、杨艳昭、李鹏等,《中尼廊道资源环境基础与承载能力考察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
(2)封志明、李鹏、游珍等,《绿色丝绸之路: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科学出版社,2021
(3)封志明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丛书》,气象出版社,2018
(4)封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