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合唱团》www.hctuan.cn独家冠名的央视大型励志谈话节目《奋斗》。我是阿丘。在嘉宾上场之前,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今天的两位观察员,他们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郭长青教授,欢迎您。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股商杂志主编董福慧教授,欢迎您。除了两位观察员,今天还有两位也是医疗界的贵宾,坐在我们的观众席上,他们是北京武警二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张秀芬女士,掌声欢迎。以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研究生导师李石良教授,欢迎。
一看介绍嘉宾就知道,今天我们的这位主嘉宾,应该是一个从事医疗行业的这么一位贵宾。首先我们来看一样东西,我手里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我们做过针灸,我觉得他像针灸的针,但是我听说其实他好像是把刀,他叫针刀。先来看看短片了解一下。
(短片)
主持人:好,刚才我们说到了叫针刀,哪位观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观众:针刀做手术用的。
主持人:做哪方面的手术知道吗?
观众:腰。
主持人:你做过这方面的手术吗?
观众:没有。
主持人:这样吧,我们还是留点时间,我给两位观察员,两位教授,这是有什么用,具体做什么的呢?
董福慧: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一个医疗器械,他应该属于中医针灸的灸针那个范畴,主要是用来做一些局部的刺激和切割治疗。
主持人:郭教授,这么个东西是中医独有的吗?西医有吗?
郭长青:这个是咱们中医独创的,针刀实际上是在我们传统针灸的影响下,原来由我们北京中医大学的朱汉章教授,他通过实践中发明了一种新的器具。
主持人:好,在我看来很像掏耳勺的那么一个东西,其实是一把手术刀,其实根本没有刀的形状,但是他却能做手术,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刚才片子里面的那位主人公,大庆中医骨伤病医院的院长王秀义先生隆重登场,掌声欢迎。
王秀义:阿丘老师,你好。
主持人:坐。刚才两位观察员我们聊到了这把针刀。
主持人:您研究这针刀有多少年了?
王秀义:我跟朱老师学习二十年了,针刀创始人是朱光章教授,我原来是搞西医,后来立志学了三年中医,我发现这个东西能解决好多本该手术,现在不用手术,或者针灸治疗效果差一点的,用这个效果非常好,就刚才董老师说的,对颈肩腰腿痛效果非常好。
主持人:其实伤口都非常小了。
王秀义:微观到什么程度?几乎看不出来,零点几毫米。
主持人:会渗血吗?
王秀义:一般不会渗血,因为进针的地方是躲开血管神经的地方。
主持人:你还记得曾经用这把刀医治过多少病人吗?
王秀义:这个不太好统计了,每年大约一两万人吧,我们医院接待,二十年了。
主持人:我们选择行业,很多是被动的,但是我往往觉得学医的人,他肯定他不是被动的,因为我知道学医很难,您是什么一个契机决定从医的呢?世家吗家里头?
王秀义:不是,我家是工人出身,从我小时候,我就对医疗感觉很有兴趣,很神奇,因为有病了很重,能让医生的手把他治好。再一个,我在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家里发生点事促使我学医。第一,我有一个五岁的小妹妹,在1957年突然发烧,抽搐,就抽风,吃点退烧药,找医生看看又好了,完了晚上还抽风。找一个医生给看看,说是急惊风。后来灌了一些药,抢救了一宿没过来,死掉了,那时候我才12岁。我这个妹妹我非常喜欢她,她死以后,我心里头非常难过。后来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家下乡,下乡到农村住去了。有一天我的母亲得一种病,当时突然就是呕吐,浑身无力,昏迷不醒。完了当时我紧急打了电话,电话看屋的还没在,我把门踹开以后打电话,来了一个626下乡的一个沈阳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的一个学生,到农村来支援的,他过来一看,说你母亲得的是急性克山病,九死一生,能不能抢救过来不好说。最后过来了,因为我母亲我对她非常崇敬的,我将来如果能当个医生,给大家治病,这多好。后来我就考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就这么个过程。
主持人:两位观察员,我把你们从事这个行业是不是这样一种初衷,首先是你得感兴趣,我觉得我们小的时候很难,如果不是父母亲的影响,真的很难对医学这个行业感兴趣,二一个,亲身经历身边的亲人受病痛的折磨,自己刺激很大。是不是每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人都得要这样一种人生经历才导致了自己选择这个行业?董教授?
董福慧:这个倒不一定,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所以说呢,他走上他的职业道路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途径。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就刚才你讲的这个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感同身受,每一个人他的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他都要对一个东西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就决定了,往往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的选择。所以这种选择呢,恐怕是有的就能和社会的需求能够直接联系上来,可能有的要有一点距离,但是这个本身就给一个人的奋斗打开了一个起点,王院长,他这个经历,那是实实在在自己身边的亲人。但是比如说我,我就是被动的选择,当时我是愿意学工的,但是那个年代,我们就是一切服从需要,分到你这个学校,